1.猪咬尾症的危害。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场时有发生,尤以30-40公斤阶段的仔猪多发。猪咬尾症对猪的影响很大,很容易继发感染,出现脓肿、脊髓炎等症,导致败血症和瘫痪,再加上严重的应激反应,使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降低。
2.发病原因。仔猪咬尾症发病原因有很多方面,包括营养、环境、管理等。如日粮中营养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当;喂料量不足或饲喂时间间隔过长;饲养密度大,光照过强及保温不合理;同栏猪只大小差异大,猪体内寄生虫病,特别是猪蛔虫;新环境、新猪群以及在管理上注射、称重等应激因素的刺激,也会引起猪群骚动互咬。
3.预防措施。(1)合理搭配饲料。根据不同生长时期仔猪营养需要,定时定量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,禁喂霉变饲料,饮水要清洁充足。(2)搞好环境卫生。保持猪舍清洁,通风良好、空气新鲜,温、湿度适宜,光照合理,做好防暑防潮,尽量为猪的生长创造比较适宜的小气候环境。(3)抓好管理。一要合理组群。自繁自养仔猪最好一窝一栏,外购仔猪按品种、来源、毛色、大小、性情分群,有外伤仔猪及时分开饲养。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稳定,不能任意变动。二要适宜密度。因圈舍大小而定,以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,让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为宜,原则上冬季密一些,夏季稀一些。三要及早去势。早去势可减少咬尾症同时还可提高仔猪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。四要定期驱虫。猪体内外寄生虫都要驱除,30-40日龄时可体内驱虫。此外,还应注意固定饲养员,禁止无关人员参观,单圈饲养有咬尾恶癖的猪。不建议采用仔猪断尾的方法来避免猪咬尾症。仔猪断尾只是治标而并不治本,是一种强烈的应激,也是对猪的一种伤害,病菌也易通过猪的断尾伤口感染猪而引起发病,而且猪每天都要通过摆动尾巴锻炼身体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,并且猪尾也是人们餐桌上肉食之一。
4.治疗方法。猪群发生咬尾时,要立即分析原因,并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。一是把咬尾的猪全部转出饲养,对被咬伤的猪及时隔离止血,并用0.1%高锰酸钾清洗消毒,涂上碘酊,对伤重的还可用抗生素治疗,以防感染。二是根据分析结果,先解决可能性较大的原因,对症下药,及早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再次发生咬尾行为。